客服
0756-8988556

客服

留言留言咨询

收到留言后,我们将尽回复您!您也可以注明方便接听电话的时间。

关闭

当前位置:首页>> 留学资讯

脱产生申请香港高校遇阻?政策收紧下“断崖式”挑战加剧

珠海市诺德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| 2025-03-11 15:57

   随着新一轮香港本科申请季的启动,今年的招生形势出现了显著变化。与以往相比,选择脱产就读国际课程的学生(即在高中阶段中途转入国际教育体系、未完成完整国内学制的学生)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申请困境。尽管香港高校尚未出台明文规定限制这类考生的申请资格,但政策层面的收紧与审核标准的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目前,"港三校"(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)的录取对脱产生而言基本无望,即便是"港五校"(包括前述三所及香港城市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)的申请,也需要申请者具备过硬的学术实力与提前规划的双重保障。

一、政策风向:港校“卡死”脱产生

   近年来,港校对国际生的审核从“唯分数论”转向“全面评估”,更注重高中课程的连贯性与学术稳定性,强调长期规划和扎实基础。
 

1.课程完整性要求升级

   在2025年本科招生宣讲会上,香港科技大学明确了对国际生的新要求:申请者需提交完整的三年国际课程成绩(例如A-Level课程需包含AS和AL两个阶段的成绩),并且不再接受“脱产突击”取得的成绩。这意味着,如果学生在高二才转轨至A-Level课程,且缺少IGCSE或AS阶段的成绩,即使其AL成绩达到标准,也可能因课程不连贯或成绩断层而被拒绝。

   而在其官网上也可以得知,申请港科大至少要有高中在读证明和完整在校成绩单。

 

2.GPA权重显著提升

   港大在2025年招生宣讲会中明确表示:高中阶段的校内成绩(GPA)是评估学生学术潜力的核心指标。如果学生在脱产期间校内成绩出现显著下滑(例如从85%降至70%),即使其标准化考试成绩优异,校方仍可能对其学术稳定性提出质疑,怀疑其存在“突击刷分”的行为。这一政策进一步凸显了港大对学术连贯性和长期表现的重视,脱产生或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生将面临更高的申请风险。

   有同学通过电邮咨询香港理工大学,得到的回复同样是需要成绩单,短期高分缺乏说服力。

   这些信息都透露出一个明显的趋势:相比于往年,香港高校对脱产考生的态度愈发谨慎,录取难度显著增加。

 

 

二、港校国际生名额“僧多粥少”

   2024年10月,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调整政策,将政府资助院校的非本地生招生限额从原来的20%提高至40%。这一调整意味着,港八所公立大学的本科非本地生名额在理论上可增加至6,000人,为非本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。

(2021/22港八大非本地生就学人数)

 

   然而,扩招并不意味着国际生录取门槛降低,尽管名额增加,但申请人数激增导致竞争加剧。

   根据最新港前三2023/24学年官方数据,国际生(非本地生)录取比例持续压缩,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往年:

院校

本科新生总数

非本地生人数

非本地生占比

香港大学

4,638

1,183

25.5%

香港中文大学

4,547

594

13.1%

香港科技大学

2,564 

509

19.8%

数据来源:各院校年报
 

   从数据可见,香港高校虽扩招非本地生,但对脱产国际生而言,政策限制使其难以从中获益,申请仍面临重重困难。

 

三、高考生赛道:分数线飙升,港校门槛比肩清北

   对于内地高考生而言,香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相当高。

   港前三录取分数段一般要求高于所在省份一本线 130 分以上,港前五普遍超一本线100分以上。

   这样对内地高考生而言,港校录取分数线已接近顶尖985院校水平(以2024年高考为例):

省份

一本线/特招线

港前三录取预估分

清北录取线

北京

523(特招线)

653+

680-690

上海

503(特招线)

630+

610-620

广东

物理532/历史539

物理660+/历史640+

物理690+/历史670+

   以北京为例,港大录取线(653+)已接近复旦、上交(660左右),远超港校往年的“性价比”定位。

   而这对于脱产国际生而言,若未能通过国际赛道突围,转战高考赛道几乎无望。

 

希望以上信息可以给在海外留学的你一些或多或少的帮助,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诺德留学小编~24小时standby,随时给你贴心建议!

如果你在留学申请上遇到问题,或者想进一步了解各国留学政策
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珠海诺德留学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rhhw-zh.com/p/2042.html

相关阅读

移民评估